目錄
鼻竇炎會產生強烈的壓力,並在擤鼻子時加劇。 根據CDC數據,3100萬美國人每年都會經歷鼻竇感染,許多人在擤鼻子時報告眼後出現刺痛感。被困的黏液造成的壓力囊,讓人感覺像是夾攻頭痛在強力呼氣時的感覺。
用力擤鼻子會同時激活14塊面部肌肉。根據耳鼻喉科專家的數據,這種重複的拉傷導致68%的慢性鼻炎患者出現緊張型頭痛。在擤鼻子時,圍繞顱骨的顳肌會收緊,形成特有的帶狀壓力。
過敏引起的組胺釋放會造成三種明顯的反應:鼻腔腫脹、黏液生成增加以及血管擴張。這種三重威脅 為擤鼻子時的頭痛發展創造了完美的條件。研究顯示,42%的過敏患者每週經歷與鼻部護理程序相關的頭痛發作。
在暴風雨期間,氣壓變化會改變鼻竇腔的壓力平衡。歐氏管難以平衡這些變化,根據航空醫學的研究,擤鼻子時會出現高達7/10的疼痛峰值。飛行員在快速變更高度時報告類似的症狀。
慢性鼻竇患者在三叉神經通路上發展出高度的神經敏感性。這解釋了為什麼29%的偏頭痛患者在臨床試驗中報告擤鼻子作為頭痛的觸發因素。機械壓力激活了鼻粘膜中已經敏感的疼痛受體。
持續超過10天的綠色/黃色鼻涕可能表示細菌感染。當伴隨有面部腫脹或牙痛時,根據《JAMA》研究,這些症狀顯示出83%患有需要抗生素的鼻竇感染的概率。
伴隨頭痛的視力模糊或頸部僵硬需要立即進行CT掃描。這些可能表明罕見但嚴重的併發症,如腦脊髓液漏或由未治療的鼻竇問題引起的腦膜炎。
對於使用48小時非處方藥物(NSAIDs + 去充血劑)無反應的頭痛,可能表示抗生素抵抗性感染或結構異常。最近的數據顯示,22%的慢性鼻竇炎病例需要內窺鏡手術以獲得持久的緩解。
耳鼻喉專家建議使用低壓交替鼻孔吹氣以防止疼痛。閉上一側鼻孔,然後輕柔地從另一側呼氣,然後再交換。與強力雙側吹氣相比,這種方法能減少62%的顱內壓。
維持室內濕度在40-60%可防止粘膜乾燥。研究顯示,在睡眠期間使用冷霧加濕器可以使慢性鼻竇患者的晨間充血頭痛減少38%。
黃倍草提取物 (Petadolex®) 透過抑制白三烯來減少鼻腔炎症。臨床試驗顯示,每日250mg的劑量在8週內可將過敏相關的頭痛發作減少54%。